建设网 2023年“3·15”之际,北京商报盘点一年来家居行业的品质问题,防水品牌成为重灾区。据不完全统计,一年内各级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的7次抽检结果中,有86批次防水产品不合格,只是无一大牌。防水通常是装修中最早进场的施工,多为隐蔽工程,不合格会导致装修后质量后患,翻修成本很高,如何规避买到劣质防水,是特别关注的问题。
次防水产品登质量黑榜
据统计近一年来不合格品牌,在7次各级质检部门的抽检中,有86批次防水产品因不合格而登上质量黑榜。
2022年6月27日,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的抽检结果显示,检出39组批产品不合格,其中4组批内外墙涂料、21组批建筑胶粘剂、14组批防水涂料产品不合格。
2022年9月2日,河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的抽检结果显示,在防水涂料产品方面,共发现13批次产品不合格。
2022年9月8日,江苏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的抽检结果显示,在建筑和装饰装修材料的产品抽查中,共抽查防水卷材产品75批次,不合格6批次,不合格发现率为8%。
2022年9月26日,山东省潍坊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的抽检结果显示,共抽查21家企业生产销售的23批次建筑防水涂料产品,不合格2批次,不合格发现率8.7%。
2022年10月19日,辽宁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的抽检结果显示,流通领域建筑防水卷材受检35批次,7批次不合格,不合格发现率为20%;生产领域建筑防水卷材受检35批次,5批次不合格,不合格发现率为14.3%。
2022年11月23日,山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的抽检结果显示,在被抽检的133批次生产领域建筑防水卷材产品中,8批次产品不合格,不合格发现率为6%。
2023年2月6日,海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的抽查结果显示,近期对全省进行了防水产品质量专项监督抽查,在抽查的50批次产品中,经检验有不合格6批次,不合格发现率为12%。
中小型防水企业成品质“重灾区”
综合一年来曝光的质量抽检不合格的防水产品,发现,不合格的“重灾区”主要集中在从事区域性生产、销售的中小型防水企业。
比如,在2023年2月6日,海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的抽检结果中,6批次产品不合格,品牌包括汇兰德、蒙辰、樱梵等,它们都在防水行业里籍籍无名。以汇兰德为例,找不到汇兰德的官网。天眼查显示其成立于2015年,位于河北省沧州市,是一家以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为主的企业,注册资本5055万元,实缴资本300万元。有业内人士说,它只是一家民营高新技术企业。
防水行业小品牌众多,而品质欠佳,源于这个行业进入门槛较低。从生产特点看,防水材料生产技术、资金壁垒相对不高。20世纪80年代,我国通过引进学习国外生产线,先后研制出橡胶改性沥青防水涂料、聚氨酯防水涂料、三元乙丙橡胶防水卷材、聚氯乙烯防水卷材、橡胶改性沥青防水卷材等。经过多年发展、防水生产技术日益成熟,技术壁垒显著降低。
从应用特点看,防水效果与施工质量密切相关,质保期较为宽容。防水工程素有“三分料七分工”的说法,防水效果除了受产品质量影响,还与施工质量高度相关,因此发生房屋漏水、渗水时,往往存在责任不清、多方推诿的问题。
根据《中国建筑)室内防水发展白皮书》,国内建筑室内渗漏问题出现的原因其中施工不合格占比48%,设计不到位占比26%,防水材料不过关占据22%。可见防水行业中非标产品、非标施工工艺依旧存在。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