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您好,欢迎来到建设网
您的位置:行业动态 >> 山西运城市深入调研新材料产业发展
山西运城市深入调研新材料产业发展
2020/12/07 11:37 来源:建设网
0

  建设网 新材料产业是当今科技发展最为活跃的产业领域之一,其发展水平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科技进步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近期,市工信局抽调精干人员对全市13个县(市、区)、运城经济技术开发区新材料产业发展情况作了深入调研,通过听取汇报、座谈交流、查看项目等形式,基本摸清了全市新材料产业的发展现状,理清了今后的发展思路和发展重点。

  现状
  运城市新材料产业在七个领域均有涉及,共涵盖20个大类、30种小类,全市能纳入新材料规上生产企业的共68家

  首先让我们了解下何为新材料?根据国家统计局2018年11月发布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目录(2018)》(第23号令),新材料产业主要包括先进钢铁材料、先进有色金属材料、先进石化化工新材料、先进无机非金属材料、高性能纤维及制品和复合材料、前沿新材料、新材料相关服务等七个领域,细分为48个大类166种小类。

  运城市新材料产业发展现状如何?市工信局产业科科长李勇说:“近年来,全市新材料产业发展步伐持续加快,创新成果不断涌现,一批龙头企业和领军人才不断成长,一批产业集群正在孕育形成。”

  从市工信局调研的情况看,按照国家标准分类,运城市新材料产业在七个领域均有涉及,共涵盖20个大类、30种小类,全市能纳入新材料规上生产企业的共68家。

  具体来说,运城市有先进钢铁材料企业4家,大致分布在临猗县、绛县、闻喜县等,主要企业有山西建龙、中设华晋、东睦华晟、金宇粉末等,主要产品有1500mm热轧卷板、汽车用钢、汽车零部件粉末冶金制品等。

  先进有色金属材料企业20家,大致分布在闻喜县、河津市、永济市等,主要企业有银光镁业、中铝新材料、鑫银河铝业、中条山集团、中磁科技等,主要产品有镁轮毂、航天航空、轨道交通镁合金部件、高品质铝合金、高端建筑用铝型材、高品质家具铝材、钕铁硼磁材料、各类型耐磨材料等。

  先进石化化工新材料企业33家,主要分布在万荣县、芮城县、平陆县、盐湖区等,主要企业有永东化工、黄腾化工、黄河新型化工、垣曲刚玉陶粒、义诺电子、蓝科途、优耐特、南通星辰等,主要产品有炭黑、减水剂、陶粒砂石油压裂支撑剂、工程塑料、彩色液晶显示材料、电池隔膜、绝缘材料等。

  先进无机非金属材料企业8家,大致分布在河津市、稷山县、绛县、临猗县等,主要企业有中达铝业、北都碳材料、中科晶电、大众建材、弗铂斯耐火材料等,主要产品有结构陶瓷制品、新能源材料、砷化镓、新型墙体材料、耐火材料等。

  高性能纤维及制品和复合材料1家,是河津市华康绿色建材有限公司,主要产品是微纤维棉。

  前沿新材料企业2家,主要有河津市腾茂科技、芮城县新泰纳米,主要产品有纳米催化剂材料、纳米碳酸钙粉体。

  数据显示,2019年,全市新材料产业实现产值134.52亿元,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7%,实现增加值15.41亿元,占全市工业增加值的3.8%。2020年1月—9月,新材料产业实现产值58.8亿元,同比下降1.8%,完成增加值7.04亿元,同比增长7.7%。

  特点
  拥有较为丰富的基础原材料、建立了初具规模的产业体系、培育壮大了一批骨干企业、掌握了一批先进的行业技术、形成了一些具有地域特色的新材料产业

  调研中,市工信局基本摸清了全市新材料产业的发展特点。
  拥有较为丰富的基础原材料。运城是基础原材料大市。2019年,全市的钢材产量为1440.5万吨,占全省的26.6%;氧化铝产量为284.8万吨,占全省的14.3%;电解铝产量为42.7万吨,占全省的54.1%;金属镁产量10.2万吨,占全省的87%;精炼铜产量13.8万吨,占全省的100%。较为丰富的基础原材料资源,为发展新材料提供了坚实的资源原料支撑。

  建立了初具规模的产业体系。经过多年发展,全市新材料产业初步形成了多元发展的产业体系。比如山西建龙是全省第二大钢铁生产企业,主要产品涵盖高强度建筑用钢、优质碳素结构钢、合金结构钢、汽车用钢、管线用钢等;中铝山西新材料拥有完整的“矿山—氧化铝—化学品”和“氧化铝—电解铝—铝加工”两大绿色产业链条,产品主要包括铝矿产品、氧化铝、氢氧化铝、电解铝等;银光镁业作为中国镁业协会的副会长单位、国家级镁及镁合金产业基地,近年来以高铁、汽车、电子信息、军工航天扩大应用为目标,致力于镁合金深加工产品的研发与生产,代表中国镁业产业发展方向的压铸、挤压、锻压、轧板、铸造等已全部实现产业化生产;永东化工致力于高品质炭黑产品、煤焦油精深加工产品的研发和生产,正在向“原煤—煤焦油—煤焦油加工—沥青—针状焦—石墨电极—锂电池”的全产业链条迈进。另外,运城的耐火材料、耐磨材料、混凝土减水剂、工程塑料等产品也具有一定优势。

  培育壮大了一批骨干企业。经过多年建设,全市培育发展出了一批产品特色鲜明、企业知名度高、行业竞争力强的骨干龙头企业,一些企业在全国同行业具有较大影响力,初步形成了大型骨干企业引领、中小企业协同发展的格局。比如,中磁科技是我国高性能钕铁硼磁材生产骨干企业,已形成年5000吨的生产能力,是全国单厂产能最大的企业,占全省产能的50%以上,综合实力位居全国同行业前三位;永东化工是一家基于对煤焦油深入研发的高技术上市企业,拥有年30万吨的煤焦油深加工、年24万吨炭黑、10万吨改质沥青等的生产能力;银光镁业拥有年产10万吨原镁、3万吨镁合金、3万吨镁深加工产品的能力,综合实力位居全国同行业前列;中科晶电作为一家专业制造和销售砷化镓产品及提供相关技术服务的信息材料公司,2009年就已成为国内砷化镓市场最大的制造和供应商,占有整个LED市场的80%;运城市还是全国最大的减水剂材料产业基地,总产能达到270万吨;还有山西蓝科途新材料有限公司投资8亿元建设的8条锂电池隔膜生产线,年产5亿平方米锂电池隔膜,年可实现产值18亿元等等。

  掌握了一批先进的行业技术。多年来,全市新材料企业注重开展产学研合作,不断加大科技投入,努力提升自主研发能力,部分新材料具有相当的核心竞争力。银光镁业拥有全国镁行业唯一的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与清华大学、西北工业大学等20余家科研院所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相继承担了国家“863”、科技支撑、国防军工计划等20余项科研项目,获批专利30余项;中磁科技是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独有的核心技术12项、授权专利技术113项;山西蓝科途使用湿法生产锂电池隔膜,技术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南通星辰生产的聚苯醚(PPE)是填补了国内空白的高新技术产品,全世界目前只有沙特沙比克、日本旭化成和南通星辰3家企业实现了PPE工业化、产业化生产;立铂隆新材料的单氯代苯酐和ODPA生产工艺技术填补了国内空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是应用于5G柔性屏技术的主要材料。

  形成了一些具有地域特色的新材料产业。通过多年发展,全市形成了一些富有活力、拥有核心竞争力、具有区域特色的新材料产业。如新绛县、稷山县、河津市的煤化工深加工材料、闻喜县的镁合金材料、万荣县的外加剂材料已形成较好产业集群优势;芮城县的南通星辰、新泰纳米、义诺电子、海泰电子等企业特色明显,竞争力强;河津市以炬华铝业为代表的多品种氧化铝,以中条山机电、中设华晋为代表的垣曲县、绛县的耐磨材料等产业也呈现良好发展态势。

  路径
  加快构建产业特色优势明显、创新能力显著提高、地域布局更加合理的千亿级新材料产业新格局

  摸清现状,理清特色,今后如何发展?如何突破?
  “运城市紧紧围绕突破一批关键领域新材料技术,做大做优一批新材料企业,谋划布局一批新材料重大项目,强化产业协同创新体系建设,大力培育和发展新材料产业,加快构建产业特色优势明显、创新能力显著提高、地域布局更加合理的千亿级新材料产业新格局,促进全市工业高质量转型发展。”李勇对全市新材料产业发展思路作了解释。

  “具体来讲,运城市新材料产业发展路径主要围绕重点材料进行。”李勇逐一介绍:

  ——先进钢铁材料:围绕汽车用钢、轨道交通等优特钢需求,重点开发大梁用钢、厢体用钢、制动毂用钢、车轮用钢、弹簧钢、高铁刹车制动盘等高强度、高性能钢产品,不断提升运城市钢产品质量,优化产品结构。

  ——先进有色金属材料:铝镁铜合金重点发展汽车轻量化结构件,轨道交通用大型铝镁合金型材,航空航天、国防用高强度大尺寸复杂精密合金材料、高精度铜板带箔、覆铜板,着力构建“合金冶炼—高精度加工—高端合金制品”产业链,推进大规格高强稀土镁合金、高精度高成型铝镁合金等关键技术及氢化镁储氢技术研发进程,加快向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航空航天、能源装备、军工等高端领域延伸。稀土磁性材料重点发展一致性高、稳定性好、适用性强的低稀土含量永磁材料和各向异性粘结钕铁硼永磁材料,推动钕铁硼生产与加工由初级产品向终端产品转变,拓展在新能源汽车、高效节能电机、变频空调、核磁共振等高端领域应用。

  ——先进化工材料:煤化工材料要以煤焦化为基础,着力推进煤炭由燃料向原料、向特种材料转变,延伸产业链,发展聚甲醛、针状焦等产品,积极开发低成本煤基石墨烯、低成本高性能煤基电容炭、碳化硅/多孔炭等前沿煤基新型碳材料;混凝土外加剂要发挥产业集聚优势,加大技术研发力度,提升聚羧酸减水剂性能,扩大应用范围,发展膨胀剂、速凝剂、缓凝剂等功能性外加剂;液晶显示材料、柔性屏材料要依托优势企业做大产业规模。

  ——先进无机非金属材料:半导体材料要抓住芯片产业快速发展、5G广泛应用的历史机遇,提升砷化镓产业技术水平,向高端领域进军,积极吸引上下游企业入驻;立足现有产业技术,积极打造结构陶瓷、新型耐火材料、新型墙体材料等特色新材料产业。

  ——高性能纤维及复合材料:重点发展高性能低成本碳纤维、高强高模及功能玻璃纤维、氧化铝纤维等材料;加快纤维及复合材料的智能、绿色生产制造技术和耐高温热塑性复合材料产业化水平;进一步拓宽高性能纤维及复合材料在工业装备、高压气瓶、汽车轻量化、轨道交通、风力发电领域的应用。

  ——前沿新材料:重点发展纳米碳酸钙、纳米催化剂等产品,积极开发油墨用纳米碳酸钙和水性涂料助剂等多元化、功能化、专业化产品,拓展纳米材料在建材、能源、涂层、生物医学、环保等领域的应用。在石墨烯、3D打印材料、超高温材料、新兴功能材料等前沿新材料方面,力求实现新的突破。


      
分享到:  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