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受山东省科技厅委托,山东电力集团公司在济南主持召开了由山东电力科学研究院等单位完成的“基于电磁波空间定位技术的变电站局部放电监测及故障预警系统”科技成果鉴定会。鉴定委员会一致认为,项目设计思路新颖,首次应用特高频信号传感阵列,实现了变电站全站局部放电的监测和空间定位,成为一种全新技术监测手段,实用性强,具有显著的经济与社会效益,整体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由中国工程院院士雷清泉、国网技术学院院长赵建国等行业内外资深专家组成的鉴定委员会,听取了项目组的汇报,审查了提供的技术资料,进行了提问与答辩。经研究讨论,鉴定委员会形成鉴定意见认为,该项目组提交的技术资料齐全、完整、规范,符合鉴定要求。经讨论,专家一致认为,该项目提出了基于特高频信号传感阵列实现变电站全站空间局部放电监测和定位所需的理论和方法,研制了变电站设备局部放电监测与定位系统。具有以下创新点:基于牛顿迭代法和逐层网络搜索法,提出了自适应空间定位算法,能快速、有效地实现局部放电源的三维空间定位;优化了天线阵列布点的方法;在现场强干扰环境下采用改进的信号能量积累法、双谱估计算法、高阶累积量等算法实现了放电信号时延序列的计算;给出了局部放电激发的电磁波在电力设备内部以及在空气中的传播模式、传播途径以及衰减特性。研制的系统在实验室以及多个变电站进行了现场测试,并在山东泰安220kV高余变电站安装了监测系统。应用结果表明:系统使用方便、功能实用,能有效地检测和定位出变电站设备异常的局部放电信号。鉴定委员会建议进一步完善监测系统,尽快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