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中国航空规划建设发展有限公司总建筑师 傅绍辉先生
编者按:
“第六届中国国际建筑展”于2011年10月20日在北京·中国国际展览中心(老国展)拉开帷幕。此次展会上,建筑设计机构的强大阵容、建筑设计成功案例、各种新型的建筑材料和集成节能房,以及匈牙利建筑设计界推出的大面积主题展区等,浓墨重彩地勾勒出本届展会的创新特色。期间,组委会还为媒体提供了与参展企业面对面访谈的机会,天辰TCBCI作为应邀媒体现场就“新材料及新技术应用”采访了中国航空工业规划设计院的总建筑师傅绍辉先生。
主持人:请中国航空规划建设发展有限公司总建筑师傅绍辉,简要介绍一下中国航空规划建设发展有限公司及其设计理念?
傅总:各位媒体朋友,大家上午好!中国航空工业规划设计研究院从2009年改制为中国航空规划建设发展有限公司,是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的直属业务板块之一,是国家大型综合勘察设计单位。自1951年建院成立,经过六十年的发展,我们在航空工业的基础上,逐渐地拓展相关的业务领域,涵盖了国家基本建设的所有门类及资质,也是首家获得建设部颁发的工程设计综合甲级资质的设计机构。目前,公司由十个下属的设计院所组成,分别从事民用建筑设计、机场总体规划、发动机、电子、能源、民航机场规划、非标准设备、规划、技术经济、基础研发等,我们现在更多的是突破行业的限制,拓展到民用建筑设计领域。此外,
在国家大型体育中心、艺术馆、博物馆、剧场、音乐厅等方面积累了很多经验,诸如贵州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主会场、河南大剧院及其它一些文体设施等。值得一提的是,在科技馆、博物馆方面我们也积累了很多的经验。整个公司在设计的前提下,逐步地发展工程总包的事业,在工程总包和工程管理方面的进展很大,目前公司现有从业人员2500余人,其中国家勘察设计大师8人,具有高级技术职称及国家注册执业资格人员800余人。以上就是对公司的简单介绍。
傅总:基于原来的工业背景下积累的技术优势,我们开始涉及民用的建筑设计市场,航空业最大的技术优势是“大跨度”,例如,首都机场最大的380机库,它在建筑技术上的主要突点是结构技术的超大跨度。在转型做民用建筑设计时,以大跨度的相关的设计类型为切入点,早期是体育馆、剧场、博物馆、科技馆类建筑,其中,剧场和文化类建筑是主要突破点之一,从建筑技术特别是结构技术上来讲难度并不大,比较主要的影响是声学、光学等专业技术层面,开始主要采取与一些大专院校和设计单位合作的方式,通过多项目合作,也培养出了自己的相关技术人员。另一方面,我们在工业体系的技术积累中,本身工业院的机电专业的力量非常强,在转型过程中,其转轨的难度比较小,工业体系积累下来的技术优势在民用建筑体系中得到的极大的发挥,突破了纯技术上的制约之后,我们更多关注建筑文化和设计思想的体现。例如,河南大剧院是与外方合作完成的项目;已经投入运营的中国国家话剧院则是由我们独立完成,展现了北京地方文化;内蒙古表演艺术中心,体现内蒙古地方文化特征;绍兴文化中心则体现水乡的概念。在对这些建筑的设计过程中,我们把更多的精力投身到对建筑文化、地方文化的理解上,希望在创作建筑设计的同时能够给公众提供一个很好的场所空间,让大家在里面有所思考,有所感受,这些是我们所追求的。我们现在所做的很多项目从功能上(如剧场、舞台、灯光、影响、结构、机电等)没有本质的区别,主要强调建筑创作及建筑师的思考,力求在建筑创作和建筑文化上有所突破,也正是因为这一点,我们的设计才更有竞争力。十七届会议上,胡总书记提出文化产业的发展,无论从历史、未来看,文化立国是我们的发展方向,我们希望在建筑设计领域做出自己的思考和探索。
问:建筑新材料和新技术的应用,对于优化设计方案是很重要的一部分。您所参与的成功案例中,是如何把握新材料的选择和新技术的运用的?
傅总:从设计院来讲,建筑新材料和新技术的引用是一个方向,我们在每次使用时比较慎重,特别是针对大型项目和重要项目时,选取时需要多方面评估,需要经过相对成熟的试验之后才能应用。近日,我们在首都机场附近的建筑科学研究院的实验室,做了一个有关成都博物馆项目的振动台试验。成都博物馆项目位置比较复杂,在市中心人员密集地区,下面有地铁穿越,而四川是文化大省,博物馆收藏了很多国宝级的文物,必须保证大震时不被毁坏,地铁频繁地穿越不能对其有影响,这就对抗震要求提出了新的概念。成都博物馆的抗震试验,采取了一项新技术--建筑隔振基础,在基坑和建筑之间放置隔振垫,这样使得建筑和基坑之间有缓冲的,而放置隔振垫的多少很关键,在经过严密的计算后,我们需要做试验验证。另外,贵阳奥林匹克体育中心,结构上也应用了很多新技术,同样做了很多节点的张拉试验。在新材料的选用方面,也要对其进行相应的研究和检测,特别对于大型建筑或者说一些国家命脉工程来说,新技术和新材料的选用,一定是在比较成熟的前提下。上海普惠发动机项目采用很多成熟的新技术,并获得力的白金级奖。虽说中航院有很多技术组成,但我们在选用技术时,宁可保守选择。总之,所有的新技术和新材料,通过小型建筑进行试验验证成功后才能在大型项目中使用。
傅总:在人才培养方面,每个企业都差不多,没有本质的区别。建筑设计需要建筑师的职业背景,到当地进行文化体验,而不是刻意去召集各地的人才。我们在人才的储备和培养上也有一套体系,这套体系在整个人力资源部的管理下实施,包括新的人才入职后,经过许多的入院教育,了解企业文化背景以及整个设计院的历史等等。一般来讲,我们院还保留着“师傅带徒弟”的传统。随着市场需求的不断变化,人才成长周期在缩短。就民用市场相关的设计人才来讲,我们有很多工作室,每个工作室都有主要负责人。年轻的建筑师先在副总级别的建筑师手下进行一些基础的培训,通过几个项目的磨练后,分到各个工作室去深化和发展。对于成熟的建筑师,有一定的思想,能够表达自己的意愿的时候,我们提供给他展示的平台。
另外,我们有比较完整的培训体系,除了入院的教育之外,每年度都需要修够一定的学分,这关系到年终的考核。通过举办各种专题讨论和报告,提升专业领域的素质。以上涉及民用建筑设计各专业。在工业设计专业方面,根据项目情况安排国外的学习,根据建筑师自己的特点,组织考察团到外面进行观摩、考察访问。所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我们会根据每个设计人员的层次和所处的位置,及其知识技能的层面,提供一些提升的机会,组织设计人员到外面去开拓眼界。我们鼓励年轻设计师积极参与到设计竞赛的竞争,通过熟悉市场、锻炼自己并展示自己。公司也会提供资金支持年轻设计师去参赛,既经过了锻炼,又开拓了眼界,对今后的设计创作及公司的发展都是有好处的,以上事例说明这一套机制比较适用我们院现在的情况。
问:如何体现地域文化,人文特点和建筑审美的?
傅总:在做项目的时候,我一直强调,建筑创作更多的是建筑师个人思想的体现,影响建筑创作、建筑设计有两个层面:一个是限制条件,这是客观的;一个是认知图示,即建筑师自己的审美的情节和观点,这两点结合起来形成了建筑创作。客观存在的功能需求及周边环境,对于任何一个建筑师都是一样的。建筑之所以不同,是因为每个建筑师的认知图示不一样,对建筑认知和理解不同。例如,长白山的航站楼,由于客流量有限,没有必要做恢宏的空间,而是做了个比较有特色的小木屋建筑形式,这些都是基于建筑师对建筑的认识和了解。我们每次做建筑设计的时候,都要去当地采风和调研,去了解当地的文化,设计过程中逐渐的系统化,虽说建筑创作是比较个人化的行为,但也不是一个人说了算,当设计小组对一个项目经过一段论述和设计之后,一些重要的项目会提交给讨论组进行评估(我们在公司内部有一个建筑创作的评审会,隶属于建筑设计委员会)提出一些意见和建议,使得建筑更丰满和完善。我们仅仅提供一些参考性意见,而不是决策性的,希望主创设计师保持其独立的思想,尽量让建筑设计更全面。基于每个建筑师对当地文化的理解角度不同,所有文化的思考更多的尊重设计师自身对文化的体验,这也正是我们希望的设计和创作的过程中能够百花齐放、千姿百态、多姿多彩。
上一页[1] [2] [3] 下一页 |
相关文章 | ||
TCBCI All Rights Reserved 2001-2013 天辰TCBCI 版权所有 | |||
备案号/经营许可证号:京ICP证020427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09807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