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上海市卫生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总建筑师 王晓峰先生
编者按:
汶川震后3年里,170多万套城乡住宅陆续建成并交付使用,近3000所崭新学校竣工,1100多个医疗项目惠泽上千万灾区群众,近8000亿元资金在地震灾区开花结果……汶川地震三周年之际,我们有幸采访了上海市卫生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总建筑师王晓峰先生,共同关注震后医疗建设的现状。
建设网:王总,您好!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迅速,相关配套的医疗建筑设施如雨后春笋般建设,作为设计工作者,是如何应对这种局面的?请您谈谈其中利弊?
王 总: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至今,随着经济持续的高速增长,中国迎来了新一轮的医疗设施建设的高潮。新建及改扩建医疗建设项目无论其规模还是数量都是中国历史上前所未有的。随着人民群众对社会医疗保障、生活质量和健康的要求越来越高,当前,对“看病难”、“看病贵”的反映还比较强烈。深层次的矛盾及其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医疗服务供给总量相对不足,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特别是基本的医疗服务所占比重不高,没有形成多元化的医疗服务供给体系,不能满足群众多样化的医疗服务需求。二是医疗卫生资源配置不均衡,过多的资源特别是优质资源集中在城市,城市又主要集中在公办大医院,而偏远农村、城市社区和基层等医疗服务比较缺乏,造成农村人要进城看病、城市人要到大医院看病,进一步增加了医疗服务供给紧张的压力。
目前医疗建筑的多样化发展总体来说与我国的医院建设的趋势是相符合的,根据我们最近几年的经验,在医院建设中出现了一批超过1500床规模,面积超过20万平方米以上的超大型医院,与以前的传统的医院相比,此类医院的规模和投资庞大,它的门急诊中心、医技检查中心、各专科诊疗中心以及科研、教学等功能更具优势和特点,但它今后的运行管理、医院的功能分区及各种流线相当复杂。600-800综合性医院的改建、扩建和新建依然是医院建设中占主导地位的,布局合理,具有可持续发展空间,能在不影响医院现有工作次序前提下的改建和扩建是这类医院建设的关键。另外,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医疗学科的划分越来越细,医院间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在此背景下涌现出了一批在某一领域具有特色的专科医院。在以上这几种建设规模的医院中,600-800床的综合性医院是我们接触时间最长,也是最有规范可循的一类医院,在设计中也是经验最成熟的。1500床以上的超大型医院一般需要有大量的医疗技术人员和先进的医疗技术作为支撑,且需要有大量的资金投入,一般在经济发达城市及人员密集地区才会建设,我认为对此类医院在建设前必须经过科学的论证,从医院的选址到资金投入再到医院运行后的经济效益均需仔细研究,在规划和设计上必须做到分区明确,流线畅通。而针对小型专科医院,必须对专科医院擅长的特点和特色在设计上显现出来,以满足专科医院特有的医疗特色。
当然在医院建设中应该是多层次的发展,不应该只发展大中型的医院,每一家医院的建设都应有它自己的定位,服务半径,核定规模,医院的建设需要经过充分的前期策划,科学严谨的可行性论证,而这又与政府部门的医疗规划,医院选址,城市规划都是息息相关的,在发展大中型医院的同时,我们也不能忽略社区卫生中心等一些基础医疗建设,同时在大中型医疗设施的建设中,也应合理定位,做到医疗资源利用的最大化,避免盲目攀比,从而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建设网:汶川地震已过去三年之久,对于震后建设,媒体关注较多的是学校和医院建设,上海市是对口援建城市,作为上海市卫生建筑设计单位,参与了哪些援建项目的设计?设计过程中解决了哪些新的难题?
王 总:我们上海市卫生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在汶川地震后,非常荣幸的参与设计了上海市对口援建四川项目中第一个开工,也是最大的一个医疗项目——都江堰市医疗中心项目。都江堰医疗中心医疗用地面积为58742平方米,基地呈近似矩形地块,基地三面与城市规划道路环通。设计与城市景观和自然环境相协调,充分保护和利用原有的地形、地貌资源,建立生态型医院,重视阳光、朝向、生态的花园环境,使所有的病房有尽可能多的日照和自然通风。同时还注重地域文化特点,并满足文化景观的功能要求。设计理念与构思力求新颖独特,明快简洁,充分体现“以人为本”和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坚持“适用、安全、经济、美观”的原则,使环境优美和科技相集成,力求充分满足现代化综合医院的功能。医疗中心设计遵循现代医疗建筑设计理念,从医疗规划着手,充分考虑医疗及医学模式的转化,采取了相对集中的布局方式达到布局紧凑,是既便于现代科学管理,又可分可合的高效能的有机体。同时确立医院空间主轴线,采用了多翼式的端部开放型布局,有利于今后的改扩建,也使各医疗功能分区均留有充分发展余地。注重医院内外人流、车流的交通组织和出入口关系处理,做到动静分区,洁污分流,传染与非传染分离。注重医院内外环境协调,充分体现“数字化医院”、“人性化服务”、“生态化环境”的新型现代化医院的品质。采取最适合医疗功能紧凑布局要求的简洁、规整的建筑形体,通过建筑手法处理,使建筑群体高低结合、错落有致,充分体现医疗建筑简洁大方,清新典雅的个性特征。建筑布置的基本思路是要满足医院的功能使用要求,营造良好院区环境,塑造现代化医院形象,控制建设对周边环境的不利影响,建筑采用紧凑式布局,整体考虑门急诊医技病房楼建成后功能的完整性、合理性、协调性,并体现医疗中心建成后的运行经济性。立面设计的以简洁的造型和建筑材料的运用,使得医疗中心的天际线富有变化的韵律感,以配合和呼应都江堰地区的地形地貌。使医疗群楼具有可识别性,并能成为城市景观的新的亮点。
医疗中心投入使用后,大大的改善了医务人员的工作环境和广大群众的就医环境,在美化城市景观的同时也优化了医院的医疗环境。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各种无障碍设施的设置,先进的医疗流线,优美的医院环境赢得了医务人员和就医群众的好评。为当地的医疗保健技术提供了有力的支撑,为周边群众提供更优质的医疗服务,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都江堰市医疗中心沿街透视图
都江堰医疗中心病房楼候药大厅
都江堰市医疗中心项目获得了四川省2010年度工程勘察设计“四优”一等奖和上海市优秀勘察设计奖。
王 总:在四川地震中,那些严格按照设计规范去进行设计、施工和使用的民用建筑,在遭遇地震时,并没有出现倒塌破坏,有效的保护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真正做到了“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医院作为生命线工程和学校一样,它的抗震级别要求本身就比其它普通的民用建筑要求要高。汶川地震发生后,中国地震局于2009年4月下发了中震防发(2009)49号文《关于学校、医院等人员密集场所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要求确定原则的通知》,在此通知中对新建、改建、扩建工程中的学校、医院等人员密集场所建设工程的抗震设防要求作出了特别规定,按照《防震减灾法》防御和减轻地震灾害,保护人民和生命财产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总体要求,参照国内外相关标准,以国家标准《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为基础,适当的提高了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取值,作为此类建设工程的抗震设防要求。卫生部办公厅在2009年5月下发了卫办规财发(2009)78号文《卫生部办公厅转发中国地震局关于学校、医院等人员密集场所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要求确定原则的通知》,要求在医院建设工程中严格按照地震局文件执行。同时地震后全国多省市均进行了排查医院抗震性能的工作,对必要的建筑进行抗震加固,以保证生命线工程的抗震安全。
建设网:众所周知,上海卫建在数十年的设计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设计经验。在此基础上,如何做到创新的?
王 总:上海卫建从一个小小的设计所发展到现在的颇具规模的以专业设计医院为特色的甲级设计公司,凝聚了一批具有专业医院设计能力和经验的各专业人才,同时我们与国外众多的专业医疗设计公司都有良好的合作,在合作中能及时的了解和吸收国外的先进的医疗设计理念并运用到国内医院的设计中,最重要的是我们认为许多国内的医疗专家对建筑设计的理解多局限于在国外所见实例和自身感受,很少也不可能对医疗建筑从功能到造型、从应用到发展趋势有全面了解。而医院设计应是医院管理者、医生与设计师互动的结果,其中设计师所起的作用更大。设计师根据医院管理者的管理模式,从宏观考虑具有全局观,应用成熟的经验,结合发展趋势和医院现状来完成设计方案,这就不可能完全套用一个模式,必然要有改变,好的改变就是创新。假如设计师仅以完成任务为目的,不考虑医院的发展趋势,不考虑各种影响医院设计因素的变化,静止地看问题,则医院设计必然僵化,从而降低医院的使用效率,进而减少医院的使用寿命。同时医院建设用地千差万别,医院现状也难有相同的。医院设计应考虑到这些差别,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实际上,目前的各种模式都有各自的优缺点,我们应针对医院的各种条件,设计出与之相适应的方案,扬长避短,满足医院现在的以及潜在的使用要求,最大限度地发挥土地效益和投资效益。只有这样,才能丰富和完善医院设计。
创新不论大小,只要我们在医院设计中认真考虑研究影响医院设计的各种因素,与医院内的各个部门充分沟通,就能在设计中有或大或小的各种创新,从而使医院最大限度的满足使用者的要求。
王 总:“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早已成为我们医院设计的基本理念,也是医院管理者的指导思想和行动准则。医院是建筑设计中最贴近使用者的公共建筑,人的生老病死、悲欢离合多与医院有关,因此现代医院要兼顾“功能、生态、心理、艺术”等多方面内容,“以人为本”是其核心内容,在最初,“以人为本”的“人”多是指病人,在设计中多体现医院为病人着想的多方面内容,例如:如何减少病人在医院内的行动距离,改善候诊时间和候诊环境,如何保护患者的隐私,减少患者与医护人员的流线交叉等。随着对医疗建筑设计理念的不断更新,现在“以人为本”的“人”已经不仅仅是指病人,还包括医护人员、医院管理者、病人家属及探视人员,从病人角度来说,他们需要的是一个舒适的、宽松的就医环境。从医护人员角度来说,他们需要的是一个安全的、便捷的工作环境。从医院管理者的角度来说,他们需要的是一个便于管理,符合其管理模式的医院。从探视者角度来说,他们需要的是一个流线清晰的探视路线。当以上几方面中,以病人为中心是放在首位的。
同时在现代医院的设计中,“以人为本”还应体现在绿色医院的设计中,以符合当今社会的节能环保及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现代绿色医院应更多的倡导“阳光、绿化、自然通风”,以达到节能减排,降低医院运行成本的目的。而医疗技术和医疗设备的快速发展,则要求医院必须要为今后的发展留有余地,一个没有发展空间的医院规划一定不具备前瞻性。
建设网:据悉,项目选材一直是开发商及设计师关注的环节,其所用材料直接关系到项目造价及节能效果,您怎么看?请简要谈一下项目设计过程中比较关注哪些材料?
王 总:现在的医院设计也越来越讲限额、限价设计,同时又要满足节能环保的要求,因此,材料的选择在设计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大,在一般的医院设计中,我们最常关注的主要有外墙、内墙装饰材料,吊顶天花,室内地面材料等。外墙装饰材料主要考虑视觉、保温、耐久等因素,内墙装饰材料主要考虑自洁、抗菌、色彩等因素,室内地面则更多的关注其环保i、抗噪、色彩纹理等诸方面,吊顶天花要满足管道检修、消防及美观的要求,同时各种材料的选择还要考虑项目的综合造价,在材料的使用上我们倡导简约主义,以节约资源,降低成本,真正做到“适用、经济、美观、节能”的原则。
建设网:感谢王总接受专访,使得我们对震后医疗建筑建设有了更深的认识。
上一页[1] [2] [3] [4] [5] 下一页 |
相关文章 | ||
TCBCI All Rights Reserved 2001-2013 天辰TCBCI 版权所有 | |||
备案号/经营许可证号:京ICP证020427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09807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