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公路隧道技术研究的扛鼎之作,历时八年的刻苦钻研,终获丰硕成果。由陕西省公路局等单位承担的交通运输部西部交通建设科技项目“秦岭终南山特长公路隧道关键技术研究”于日前在西安通过鉴定验收。研究成果总体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鉴定验收会由交通部西部交通建设科技项目管理中心副主任魏道新主持,交通运输部总工周海涛、中国科学院院士孙钧、交通运输部科技司副司长任锦雄等有关领导、专家与课题组成员参加了鉴定验收会。鉴定委员会首先听取了项目组负责人的工作报告和技术报告,考察了隧道运营实况,审阅了相关技术资料,经过认真研究、审查,一致认为该项目研究成果总体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同意通过鉴定验收,并建议项目组整理研究成果,出版专著。
秦岭终南山特长公路隧道全长18.02公里,工程的超长特性,使得隧道设计、施工和运营方面的问题变得相当复杂,国内外可借鉴的技术、经验不多。特别是在通风、防灾救援、监控方案的确定上存在着一系列的技术难题,直接关系到隧道工程建设的成败和进程。能否解决这些技术难题,对于确保隧道安全畅通,有效降低隧道工程造价和运营成本,杜绝或减少隧道发生火灾可能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以及提升该隧道的管理和服务水平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2000年初,陕西省公路局分别向陕西省交通厅和交通部科教司上报了秦岭终南山特长公路隧道关键技术研究的项目报告。2001年11月16日,交通部科技司和陕西省公路局签订了《秦岭终南山特长公路隧道关键技术研究》科研项目合同。
《秦岭终南山特长公路隧道关键技术研究》科技项目是一个涉及设计、施工和科研的系统工程。从2000年初开始,历时近八年,由陕西省公路局牵头,长安大学、西南交通大学、铜川公路管理局、陕西省交通厅交通工程定额站、陕西秦岭终南山公路隧道有限责任公司、中国铁路工程西南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等八家单位参与,110余名科研人员团结奋斗,艰苦攻关,攻克了隧道工程建设中的一系列关键性的技术难题,形成了我国特长公路隧道建设方面的成套技术,为秦岭终南山公路隧道的顺利建成和提升我国公路隧道的技术水平做出了重要的贡献。